智慧安农 学校官网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首页

【争做“六有”大学生】“学术达人”成长记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 14:39 来源:

专业课程成绩年级排名第一,平均绩点4.0,已发表4篇学术论文,3篇论文已被录用。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优秀调查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冯思云一步一个脚印,在科研实践道路上留下前行的痕迹。

     无数个难过的关,无数个难熬的夜,冯思云满是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艰辛。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尽最大努力,不要给自己留遗憾”。考研期间她就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最终以专业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

入学后,思云以做一名优秀的马理论达人为目标,更加发愤图强。

她主动联系导师,请他给自己开书单,每天坚持去图书馆看书,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后,正式开启自己的科研之旅……

可刚开始写论文时,冯思云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写了之后也不知道怎么改………”。为此,冯思云经常去找导师并向院里其他老师请教,请他们提修改意见。

“咱们马院的老师都非常好,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平易近人。学院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同学们在论文写作方面有困难的,都可以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冯思云研究生期间第一次投稿是一篇得到老师肯定的研究综述,起初她信心满满,可还是失败告终,这让她明白,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个学界新人,又缺乏写论文经验,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

一次次的投稿,又一次次地被拒稿、再一次次地打磨,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研一期间她成功发表了4篇论文。

回忆起那段时光,令冯思云印象深刻的,不是在图书馆对着电脑五六个小时,却写不出一段话,而是在忙碌一天后,那一句“明天继续吧”轻叹背后的坚持。

“这次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我更能接受失败了,后期投稿过程中,我都能以平常心去接收退稿信了。当别的同学因为一次的退稿不开心时,我还能用自己的经历去安慰她。”

为了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向更多的专家老师学习,冯思云积极向各种论坛投稿,以文赴会,不仅受邀参加多个学术会议,论文被收录会议论文集,而且还被邀请作为优秀论 文代表发言。

  今年8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1年年会”开幕。此次会议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多位国际学者和150多位中国学者参会发言,会议规模超过2000人。冯思云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唯一一位硕士研究生发言,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除了在科研上刻苦努力,冯思云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2020年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活动中,冯思云作为组内保障队长,为组内同学做好后勤服务的同时,高效完成分配任务,获得了优秀调查员称号。

除此之外,她还和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学校唱红歌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参加学校“思政课学习之星”比赛,获得2021年度“思政课学习之星”称号。

今年,她还加入了学校研究生宣讲团,并入选了安徽省大学生宣讲团,参加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安徽大学生宣讲团集体备课会。作为研究生宣讲团成员,她为同学们做党史宣讲,和同学们一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增强了对党百年历史的认识和认同。

一路走来,冯思云从一个“学术小白”逐渐成长,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冯思云深知,这离不开导师和学院其他老师的指导。对于未来发展,冯思云想的非常清楚:“我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服务社会发展之中,一如既往的坚持努力,继续行走在科研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