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红梅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本厚厚的留言册,这是2013级机制专业的80名学生在两年的英语学习结束之际送给她的纪念,看着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文字,李红梅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这些可爱的学生给了我无穷的动力。”
1993年7月,23岁的李红梅大学毕业后来到蜜桃影像传媒网站入囗,成为一名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27年来,三尺讲台绽放青春芳华,她始终坚守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潜心研究,执着探求,用小讲台为学生打开英语大世界。
躬身实践讲好“金课”
“一走上讲台,我就感觉浑身充满能量,希望能够在课堂上把更多的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李红梅说。
这讲台一站已近三十年,李红梅以她亲和的微笑、精湛的教学、敬业的态度深深感染并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安农学子。

李红梅给学生授课
李红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部主要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充分调动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为此,她下了不少功夫。
每次上课李红梅总会提前15分钟到课堂,细致的做好课前准备的同时督促同学们早读,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课前5分钟是固定环节——“个人展示+小组陈述”,同学们以辩论、讨论、访谈、短剧或读后感等形式展现与学习单元相关内容,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文章,李红梅在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词、句、段落的讲授,更在讲授课文时联系时事,激发兴趣。
比如在讲授“Globalization(全球化)”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她先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的主旨演讲英文版引入,用演讲中的金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全球化的意义,在感悟中学会更多实用的英文表达。
已经毕业的2015级食品质量与工程专业的范昀劼对李老师的课堂印象深刻,“李老师很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思考。她热情积极、严谨规范的精神状态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2015年前后,李红梅因严重贫血,并伴有低血糖症状,经常出现头晕眼黑的状态,有两次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全身冒汗讲话困难,学生们把她扶到凳子上休息,10分钟后她又坚持继续上课。尽管这样,李红梅也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请过一次假。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在短信中还不忘叮嘱她要保重身体,记得随身带糖果。
今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李红梅积极探索线上教学。她引导同学们用英文或分享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或讲述自己当志愿者的感受,或表达对白衣天使们的敬意,让同学们的心因为这个课堂紧紧连在一起。
为了打造学生真正喜欢的“金课”,多年来,李红梅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她主持编写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参编大学英语四级教辅、主持多项省级和校级教科研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发表多篇二类和三类教研论文……

李红梅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
“公共英语教学优秀教师”、“最美教师”、近五年学生评教5次优秀、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各类英语竞赛中斩获佳绩……成绩的背后,是李红梅对三尺讲台深深的热爱。
2019年,李红梅获评学校“教学贡献奖”,同事们都由衷的为她高兴,“李老师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在了农大,奉献在了教学上,这个荣誉实至名归。”
立德树人当好“金师”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给了李红梅很大的启示,她说:“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工作都应该奔着育人这个目标去。要把英语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在知识的传播中注意价值的引领,在价值的传播中凝聚知识的底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
如何能让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李红梅对自己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红梅告诉我们,她理解的英语教学绝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学生除了要具备一般的日常英语沟通能力以外,更需要的是在英语的运用中塑造全球化思维。
于是,她开始在教学内容中更多的融入文化元素,使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比如本学期在讲授到“values(价值观)” 这一单元时,李红梅充分结合当前的全球疫情形势,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区别,从抗疫斗争读懂“中国之治”,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深层内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李红梅(左一)指导学生参与英语竞赛
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的辛孟璇说,“李老师在课堂中对跨文化知识的讲解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增强了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作为青年人的使命感。”和辛孟璇一样,许多上过李红梅老师课的同学都表达了同感。
这样的育人理念不仅体现在李红梅的课堂上,更在她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
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获得者、2017级金融学专业的吴一璇还记得李老师辅导自己参加比赛的那段时光,每天不辞辛苦的答疑,每周面对面批改作文,和她的母亲也成为了朋友,“对我来说,李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是一位让我尊敬并感恩的好老师!”
2016年在辅导学生参加首届全国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时,因准备时间紧迫,为方便开展辅导,李红梅干脆让学生住在自己家里。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李红梅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
身正为范做好“党员”
2016年至2019年,李红梅连续四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李红梅说,“共产党员就要冲锋在前,教好书育好人。”
她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支部会上发言积极、笔记认真。作为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她每学期都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经常和他们交流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

李红梅(中)指导青年教师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学任务重,每到安排教学工作时,李红梅总是主动站出来,每学年的平均工作量都超过额定工作课时的50%,但她从无怨言。
外国语学院承担着全省高考英语阅卷工作,李红梅连续多年担任阅卷组组长。今年的高考阅卷工作正值酷暑,李红梅得知人手紧张时,毅然请战,再一次担负起阅卷组长,奋战在第一线。
在同事的眼中,李红梅热情开朗、责任心强。“她很愿意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为青年教师建言献策。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和李红梅同在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岳莉老师这样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许宗瑞老师说,教学部有个延续多年的传统,不管哪位老师参加教学竞赛,都会由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成一支备赛团队开展指导,而李红梅老师不管教学任务有多繁重,都一定会出现在这支团队里。
而在李红梅看来,这些都是应有之举。她说,学院教师队伍是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和他们一起交流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首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英语讲课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倩老师在回想自己的参赛经历时,对李老师赞誉有加:“李老师真诚而无私地助力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从她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学技巧,更体会到了传帮带的力量。”
正是以这样的一言一行,李红梅为大家真切地诠释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含义。
芳华虽逝,初心永在。李红梅常说,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人生就像回旋标,你掷出什么,收获到的就是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始终相信,一切成绩都只属于过去,未来更加令人期待。(文字:夏晓昀 林婷婷 图片视频:张健 夏晓昀)